結構模型
其中一個物件型技術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擷取系統的邏輯結構。即時系統有靜態本質,所以只要系統啟動,其基礎實例結構即存在,因為我們不要在執行時期期間動態配置並釋放記憶體。因此,靜態結構是個實例結構而不是類別結構,在大部分非即時物件導向系統中的主要視圖。所以在
IBM® Rational® Rhapsody®
,實例(或物件)是主要的概念。
結構模型是由系統中的物件及物件之間的靜態關係所組成。物件群組可以分割成套件或子系統。物件模型圖定義結構模型。本節說明由物件模型圖產生的程式碼。
關於從物件建構系統
物件型建模適用於系統、機械及硬體工程師所使用系統建構的大部分基本工程規則。在其他工程規則中,實體系統代表組件集合(想像機械或電子繪圖)。每一個組件(本身可能為屬於組件集合)擁有自己的用途和資料。較早的軟體設計技術並未遵循此方法。不過,以前使用的是
功能分解
方法,因為較早的程式設計語言是建置於電腦運作的方式,而非系統運作的方式。
在 C 中實作物件
物件
是系統的結構性建置區塊。物件構成狀態的聚合單元(資料)及服務(行為)。每個物件都有規格部分(公用)及實作部分(專用)。
作業
作業
是可依要求由物件執行的服務。 作業可以是同步的(如程序呼叫)或非同步(如事件接收)。
屬性及產生內容
屬性
是物件要封裝用以維護其狀態的變數。物件將屬性封裝作為一組資料項目。資料項目會指定變數的名稱和類型,其中類型是資料類型。物件的資料項目是對映至物件結構的成員。成員名稱及類型與物件資料的名稱及類型相同。
物件之間的協同作業
系統物件會透過交換事件及呼叫作業來分工合作。
單態物件
具有對應關係 1 且以
Singleton
模板標示的物件,在整個系統生命中只會有一次實例化。單態物件在 C 中實作為
struct
及函數。不過,單態內容不會在資料上施行。
外部物件
外部物件
是從現行
IBM Rational Rhapsody
專案外部所產生的物件。 也可能在
Rational Rhapsody
或某些其他環境中已經建立這些外部物件。
回應物件
回應物件
是可以接收及處理事件的物件。它們通常有在狀態圖中所定義的狀態型行為。
並行物件
IBM Rational Rhapsody
提供數種類型的物件,用於建模計時限制、優先順序、資源管理及效能。產品也提供機能以配置物件至作業、指定優先順序及保護共用資源。
套件
套件
可將系統分割為功能網域。
結構模型中的檔案
IBM Rational Rhapsody Developer for C
可讓您建立模型元素來代表檔案。
檔案
是規格 (
.h
) 或實作 (
.c
) 原始檔的圖形表示法。
資料類型
IBM Rational Rhapsody
提供一組預先定義的資料類型,您可以用來定義變數、物件屬性及函數的引數。也可以定義您自己的類型。
上層主題:
在 Rational Rhapsody 的 C 產生程式碼
意見回饋